模棱两可?就是说话绕弯子!模棱两可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对话?
——“今晚聚餐你去吗?”
——“看情况吧,可能去也可能不去。”
这种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回答,就是典型的“模棱两可”,它像一团迷雾,让人摸不清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模棱两可”究竟是什么意思?它为何存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定义:含糊其辞的语言艺术
“模棱两可”指故意用模糊、不确定的表达方式,避免直接表态,这个成语源自《旧唐书·苏味道传》,唐代宰相苏味道常以“模棱持两端”的态度处理政事,被戏称为“苏模棱”。
常见表现:
- 回避关键点:“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实际是拖延)
- 双重解释:“你的方案不错,但还有提升空间。”(既夸又贬)
- 推卸责任:“按流程办吧。”(不明确支持或反对)
为何人们爱用模棱两可?
- 自我保护:避免因明确立场而得罪他人或承担后果,例如领导评价员工时,用“总体尚可”代替直接批评。
- 权力博弈:政治家或谈判者常用模糊语言留出回旋余地,比如外交辞令中的“密切关注”。
- 文化习惯:东亚文化强调“中庸”,直接否定可能被视为冒犯,因此委婉表达更普遍。
但弊端也很明显:
- 降低效率:团队讨论时,模棱两可会导致决策拖延。
- 信任危机:长期含糊其辞可能让人怀疑你的诚意。
如何识别与应对模棱两可?
追问具体细节
当对方说“尽量完成”,可以问:“具体需要哪些支持?截止时间能否明确?”
用选择题代替是非题
与其问“你觉得这个方案行吗?”,不如问:“A方案和B方案,哪个更符合需求?”
警惕“语言陷阱”
- 官方套话:“原则上同意”≈“实际不同意”。
- 免责声明:“不排除可能性”≈“大概率不会”。
模棱两可≠高情商,关键在场景
适当模糊在社交中有其价值,比如拒绝邀约时说“下次再约”比直接说“不想去”更得体,但重要场合(如合同条款、医疗建议)必须清晰明确。
经典案例对比:
- 模糊表达:天气预报“局部地区有雨”。(哪里?何时?)
- 清晰表达:“北京市海淀区,今日下午3-5点降雨概率70%。”
清晰是一种力量
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合作原则”,强调沟通应提供有效信息,模棱两可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润滑关系,用不好则制造混乱,下次当你忍不住说“再说吧”时,不妨想想:是策略需要,还是逃避的借口?
(字数:698)
(责任编辑:理财)
推荐文章
-
你妹啊,早说这个,还犯的着哥儿几个挖苦你们家,给你难堪吗! 金融研究生毕业两年,我这们儿一直在这家天使机构,起初的时候特别崇拜做投资的,感觉他们那群人放个屁都是带着创投和高大上的味道。...[详细]
-
诸如“出现错误”这样基本毫无意义的报错信息,会让用户感到苦恼。...[详细]
-
如果这真是创业者,小财女或许还会扫一下,可他们并不是。...[详细]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欧元兑美元汇率飙升反映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
时值企业服务热潮期,4月1日由创蓝253承办的企业创新与发展专场论坛召开,恰逢前一天晚间《最强大脑》节目播出,代表中国名人堂战胜海外名人堂的创蓝CEO钛牛登台即引来轰动。...[详细]
-
”川上量生于201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达他对于niconico超会议的看法。...[详细]
-
而这500多万台手机从手机首台开放购买时间计算一共花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每次开放购买都是在一分钟左右售罄,这是因为小米手机在开放购买日前提供网上预约服务,要真是到了开放购买的时问再去抢购,基本上是没有...[详细]
-
本来已经不抱啥希望的红杉资本,忙不迭地又投了300万美金A轮。...[详细]
-
里面的装修和陈设极尽奢华:一只水晶杯上万、一把椅子18万,一盏水晶吊灯40多万,甚至连卫生间的水龙头都是纯银打造的天鹅造型!要知道,当时俏江南一年的纯利润也只有1亿元左右! 事实证明张兰又赌对了...[详细]
-
用户对于手游小额付费的不抵触,再加上皮肤带来的美和炫耀的需求,那么皮肤上面加一点点属性,就像是压死用户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大部分人喜欢的英雄和皮肤并不多,所以这一点点花费就能够获得这个游戏的完整体...[详细]
-
因而UGC的呈现方式简直太适合不过,它足够接地气,恰好弥补了大多文案空洞、缺乏温度的不足。...[详细]
热点阅读